廉语清风丨“匡人于微”与治病救人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 2025-04-02 08:00
《了凡四训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:吕文懿公辞去相位回归故里,某日遭一醉酒乡人破口大骂,没有理会,认为“醉者勿与较也”。一年后此人犯死罪入狱,吕文懿公颇为后悔,如果当时稍同他计较,送官治责,“可以小惩而大戒”,但由于当时自己“只欲存心于厚”,结果助长其恶,使他犯下不赦之罪,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。
这样的事例在今人身上也并不鲜见。某地一青年犯盗窃罪锒铛入狱,其母悔恨不已,儿子小时候就有小偷小摸行为,母亲知道后并没有严加管束,导致“儿时偷针,长大偷金”的恶果。
无论是古人的自责,还是今人的教训,都在提醒我们,无论对家人也好、对同志也罢,要真正关心爱护他们,就要尽好“匡人于微”之责,就如同给树木剪枝打杈、给花草打药除虫一样,目的是促进其健康成长。
时下,在一些单位还存在这样一些现象:公开的、直面的批评也有,但是泛泛的多,具体的少;含蓄委婉的多,直截了当的少。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养成习惯、形成风气。要想尽到“匡人于微”之责,首先要明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价值和意义,无论是促进事业发展还是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批评。事实证明,真诚的批评是一种爱护,是真正关心同志。“匡人于微”,及时指出问题,才能帮助被批评者知错改过,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。
俗话说:“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”,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。对同志的批评帮助要抓早抓小,把功夫下在“治未病”上,决不能坐看自己的同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当年广州解放不久,洪学智到所属部队检查装备,发现某领导辖下少了一匹战马。经询问得知,这匹战马生病死了,马皮被卖了50元钱,但这笔钱没有上交财务。洪学智便责令这位领导将卖马皮的钱如数上交财务。事后,有人劝洪学智:“何必那么抠门儿,为了一张马皮,区区50元,搞得上下级感情怪别扭的。”洪学智神色凝重地说:“这不是钱多钱少的事,马皮虽小当姓公啊!”这种坚持“治未病”、抓早抓小、督促其马上警醒马上改正之举,是对同志真正的爱护、对党的纪律的真正维护,值得大力提倡。
有人觉得批评人难免得罪人,但如果坚持以理服人、既指出过错又讲明道理,这样不仅使当事人心服口服,还能教育和影响他人。要深刻认识到,批评的本质是团结同志、匡正错误的建设性举措。既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,做到言之有据、言之有理,也要注重时机场合与方式方法,避免偏激片面或泛泛而谈。这样的批评有理有据、打动人心,不仅治好了当事人的“病”,也为其他人打了“预防针”,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(向贤彪)